汉典重光

1个月前发布 12 0 0

阿里与四川大学发起的古籍数字化项目

收录时间:
2025-05-29

一、汉典重光平台介绍

汉典重光项目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、四川大学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图书馆、中国国家图书馆、浙江图书馆合作开展的古籍数字化平台,旨在寻觅流海外散的中国古籍,推动其以数字化方式“回归”,让所有人都能亲近古籍,通过古籍与优秀传统文化“对话”。

汉典重光致力于通过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实现对珍稀古籍的系统性保护、创新性转化与全球化传播。作为 “中华古籍保护计划” 的重要数字化成果,平台整合了故宫博物院、敦煌研究院等 40 余家机构的 10 万余册(件)珍稀典籍资源,时间跨度从商周甲骨文到明清善本,涵盖经史子集、舆图碑帖、少数民族文献等 12 大类别。其中既包括《永乐大典》残卷、敦煌写本《金刚经》等镇馆之宝,也收录了大量散落海外的回流文献,如大英博物馆藏《女史箴图》题跋、日本宫内厅藏《论语集解》古写本等,构建了集典籍阅览、学术研究、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数字生态,成为连接历史与现代、学术与公众的文明桥梁。

二、功能特色

超高清原典再生系统:像素级还原典籍真容

汉典重光在古籍OCR(光学字符识别)新技术研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,该技术利用人工智能、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技术,使古籍文字识别率达到97.5%。平台对每件典籍进行无酸纸托裱、恒温恒湿预处理后,以 0.3 微米精度采集图像数据,连纸张纤维纹理、墨迹渗透层次乃至虫蛀痕迹都被完整记录。配合 AI 图像修复算法,自动修复断裂的笔画(如敦煌写本中被风沙侵蚀的字迹)、还原褪色的朱批(如清代奏折中的皇帝御笔),使《赵孟頫心经》等传世名作的笔墨气韵在数字空间中得以永生。用户可通过 “典籍显微镜” 功能,将单页放大至 1000%,观察《兰亭序》摹本中勾摹笔锋的细微变化。

智能知识图谱:让古籍从“藏书”变为“活书”

平台运用自然语言处理(NLP)技术,对 10 万册典籍进行深度语义解析,构建包含 3000 万实体(人物、地名、官职等)、2 亿条关系的中华典籍知识图谱。例如搜索 “李白”,就能获取其相关的 237 篇诗文原文。更创新的是“跨时空检索”功能:输入“科举”,系统会自动关联《明史・选举志》原文、宋代科举流程图、清代状元试卷真迹及当代教育制度对比分析,实现典籍内容的立体化呈现。

三、结语

中华典籍的价值,只有在被看见、被理解、被传承中才能真正实现 “重光”。汉典重光作为一个公益项目,集古籍数字化交互式训练、古籍全文内容检索、古籍汉字字典于一体,能满足古籍专家、古籍爱好者和普通读者在古籍阅览和古籍研究方面的不同需求,可供公众免费翻阅、检索。不过,古籍数字化是一个宏大且漫长的工程,还需要各方力量的支持才能持之以恒,让流失海外的文化财富以数字化形式回归祖国并实现再生性保护。

汉典重光官网说明

本站提供的汉典重光官网来源于网络,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,请各位自行甄别。同时,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,不由蜂享网址导航实际控制,在2025/05/29 22:16收录时,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,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,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,蜂享网址导航不承担任何责任。

相关导航

暂无评论

none
暂无评论...